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也是建设难度最大的桥梁网络覆盖工程。从2013年承接大桥珠海段延长线管线迁改工程监理项目到当前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公诚咨询人历经了近10年的风雨兼程。
从陆地到海上再到水下,每一次都是新的尝试,每一步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港珠澳大桥岛隧的建设是采用沉管的新型技术建设的,而且沉管的长度与深度也是目前的世界之最,对于一个建设在海里的通讯公网覆盖,如何解决信号的反射和三家运营商多网络覆盖的糅合问题是首要任务。
公诚咨询监理团队多次组织参建单位到现场查勘,经多方案对比,大胆提出了双泄漏电缆覆盖与对数周期天线室分覆盖相结合的覆盖方案,这不仅分离了频段相近的不同运营商信号,又节省了双泄漏电缆占用的空间。方案的采用实施,成功地为港珠澳大桥搭建起一座信息天桥,并对往后类似的岛隧覆盖项目提供了充分的借鉴。
精品项目的建设,每一个环节都不可以马虎。受施工窗口期限制,恶劣环境影响,再加上海上、桥上和管廊等特殊施工场景带来的建设困难,公诚咨询人迎难而上、精益求精、严格把关、关注细节,全面落实防范风险措施并做好应急预案,要求在7米多高、不足一米宽龙门架上以及在桥下空间狭窄管廊施工人员,每2个小时就要进行轮换,确保通风和安全;对施工卡具的稳固性进行大量取数抽检,对卡具的安装进行拉力测试以确保每个卡具的稳固性;对材料检验的苛刻,对安全把控的严格,对施工环节的精细化把控,都落实到点位上。
自此,天堑变通途,湾区三地首尾相连、陆路全线贯通,粤港澳一小时经济圈、生活圈、信息圈指日可待,粤港澳大湾区超级都市圈呼之欲出。大桥化作一根“杠杆”,撬动原有资源版图、经济格局、信息次元壁,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即将迎来更多的可能。同时为粤、港、澳间跨境通信提供了大容量、高安全、低时延的信息通道。随着港珠澳大桥开通,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及“一带一路”区域信息互联互通。
港珠澳大桥主体无线通信公网工程的顺利实施,是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应用主导”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这项“超级工程”,不仅见证了香港、澳门回归之旅、见证了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的变迁与互动,还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横空出世和落地回响。